屏幕里,青年們皆是一襲白袍,衣冠楚楚,雙手攤開一卷竹簡,整齊跪坐在蒲團上。
盡管這樣的畫面在古裝電視劇里經常能見到,但因為知道是演戲,所以代入感并不強烈。如今眼前這一幕,還是給所有人帶來了一種強烈的沖擊感。
與此同時,伴隨著悠揚的琴聲,抑揚頓挫的朗誦聲鋪蓋全場。
“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”
“有子曰: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人之本與!”
“子曰:巧言令色,鮮矣仁!”
……
朗誦的內容是《論語》的第一篇《學而》,《論語》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?!秾W而》一篇包括16章,內容涉及諸多方面。其中重點是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、“節(jié)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”、“禮之用,和為貴”以及仁、孝、信等道德范疇。
這也是韓金生提出來的建議,加入一段高興的古琴獨奏,配合百人朗誦論語。
直播間里觀看的觀眾只覺得好看,但是現場的觀眾隱約可以聽到不遠處傳來的朗誦原聲。
隨著朗誦聲漸漸降低,琴聲驟然一變,變得沉重起來,卻沒讓人感受到突兀,緊接著古箏的聲音響起……
如同在冗長的時空里,沉睡的巨人睜開雙眼,一股磅礴大勢席卷全場……
又如同涓涓細流匯成江海,洶涌澎湃……
盡管聽過不少大氣的歌曲,但這首樂曲響起,還是讓所有觀眾感受到震撼,直擊心靈!
他們感受到靈魂在震顫,他們聽到的,不僅僅是一首樂曲,更是華夏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,他們有太多的自豪!
何為華夏?
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華章之美,謂之華!
衣必精美,物必豐盛,人必禮學,國必利益,君臣必稱吾國吾民,此才能是真正的華夏啊!
一直有人說,現在的華夏人一直沉浸在曾經榮譽里,在歷史長河里撈起曾經的輝煌來滿足民族自豪感……
其實呀,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不只是是因為華夏曾經站得多高有多輝煌,更是因為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!
在歷史演變的進程中,華夏文明孕育出一朵朵晶瑩的浪花,而這些浪花,又點綴了璀璨的華夏文明!
厚重的人文底蘊,才是我們自豪的根本原因呀!
“這,才是真正的古風吧?”
很多人的心中不由升起這個念頭。
這時候,一襲青衫的蘇景拿著話筒,邁著大步走上舞臺,劍眉星目,身板直挺,顯得氣宇軒昂。
一張口,就震驚在場的人!
子曰:禮尚往來!
舉案齊眉至鬢白!
吾老人幼皆親愛!
掃徑迎客蓬門開!
看我泱泱禮儀大國!
……
一段唱罷,現場觀眾拍掌叫好,網絡直播間的彈幕噴涌。
“子曰:我沒曰過?。ㄊ謩踊?br/> “哇哇,這首歌絕了!”
“我想象中的古風歌曲,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呀!”
“炎黃之嗣,華夏之邦,受命于天,既壽永昌!”
“好自豪自己是炎黃子孫!”
……
坐在前排的大領導微微點頭,贊嘆道:“這首歌不錯!”
領導發(fā)話了,周圍的哪個不是人精,馬上就領會到領導的意思,心里打起了小九九!
沒有科技,一打就垮!沒有文化,不打自垮!
在網絡愈發(fā)發(fā)達的今天,文化戰(zhàn)爭早已悄無聲息打響了。歐美日韓文化侵略了這么多年,新一代的價值觀被嚴重影響。
有的人把腰彎下了,就再也挺不直了!
發(fā)揚傳統(tǒng)文化,不是頑固守舊,不是固步不前,是要在這個浮躁的社會,為華夏的偉大復興注入一注強心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