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夫人見她如此,嘆了口氣,心軟道:我不是教訓你,硯兒自來主意大,有些事你越是盯著,反倒讓他起逆鱗,倒不如順其自然。
是,兒媳知道了。蕭大夫人恭敬道。
蕭大夫人走后老夫人嘆了口氣:她是越發(fā)不知輕重了。
大夫人也是太過擔心侯爺。桂嬤嬤勸道。
老夫人搖搖頭:他們母子本就有心結(jié),只怕越鬧越僵。
蕭大夫人年輕時和蕭老夫人婆媳關系也并沒有多好,后來夫君和兒子戰(zhàn)死,大概是失去至親,同病相連,婆媳關系倒是好了許多。
蕭明硯出生后蕭大夫人身體一直不好,一位方士說是蕭明硯命格太硬克母的緣故。
后來,蕭明硯便養(yǎng)在老夫人院里,說來也是奇怪,自那后,蕭大夫人身體倒是好了起來,還懷了三小姐語嫣。
大概是因為長在老夫人院里,大夫人雖也疼兒子,但并不如和長子幼女感情深厚。
后來長子戰(zhàn)死,蕭大夫人大病了一場,精神也恍恍惚惚的,責問蕭明硯說,為什么死的不是他,說是他命硬,非要上戰(zhàn)場這才克死了父親和兄長。
蕭大夫人身體轉(zhuǎn)好后,母子倆都刻意回避這件事,這些年蕭大夫人也刻意彌補,對蕭明硯噓寒問暖,而蕭明硯雖然對母親尊敬有加,但母子感情并不如和老夫人的祖孫情深厚。
蕭大夫人也清楚這件事,所以,這才來找老夫人。
當年的事,對所有人打擊都很大,但打擊最大的是親眼目睹父兄戰(zhàn)死的蕭明硯。
老夫人縱然想報仇,但更心疼孫子,死了的已經(jīng)死了,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,她不想他一輩子困在父兄之死那場血戰(zhàn)里,走不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