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是祖祠,其實不過是蘇氏一脈的發(fā)源地而已。
蘇氏真正崛起是在京城,位于平苑的這處祖祠與廢棄也沒什么區(qū)別。
從這孩子被送走,成安侯府果然安定了下來,再沒發(fā)生過什么詭異的事情。
正因如此,大家也就更加相信了道士的說法,認定這女童是克親不祥之人。
如此不祥之人,自然是被眾人諱莫如深閉口不提的。
所以這些年來,府里再也沒聽到過大小姐這幾個字,以至于高氏現(xiàn)在聽到,半晌才反應過來說的是誰。
大小姐……
大小姐??!
那個連名字都要被她遺忘了的大小姐!
好狠!好恨!
高氏咬牙,一拳捶在了桌上。
“為什么?”
她抬眼狠狠地瞪著前來傳話的小廝:“朝廷怎么會管這種事?朝廷怎么會想起咱們府里的大小姐?”
清官難斷家務事,接不接那個孩子回來與朝廷有什么關系?朝廷又怎么會為了這樣的事情下旨!
“回……回太太,”小廝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的答道,“因為三小姐的婚事,御史們……御史們彈劾了侯爺?!?br/>
廢話!這事她又不是不知道!
高氏瞪著小廝的眼神更加狠戾了幾分。
小廝嚇得趕忙倒豆子般的將接下來的話說了:“侯爺說三小姐的婚期快到了,不能因為這件事而拖延了原本定好的婚事,所以打算將您扶正?!?br/>
“這時不知是誰想起了大小姐,說咱們府上雖然沒有正室夫人,卻還有位年長的嫡小姐。”
“長姐如母,由這位嫡小姐出面操辦三小姐的婚事,比……比您要合適。”
“呸!”
高氏瞪眼啐了一口,攥著繡帕的手隱隱發(fā)抖:“一個在窮鄉(xiāng)僻壤獨自生活了十幾年的野丫頭!她能懂什么!她自己都還沒出嫁呢!”
讓一個未出閣的小姑娘打理要出嫁的姐妹的婚事,這些御史也真想得出來!
“可不是嗎!”小廝說道,“但那些大人們卻緊抓著不放,說侯爺將親生女兒棄于祖祠十一載不聞不問,原本三年前就該將大小姐接回來,卻至今沒有音訊,大有將此女徹底舍棄之意,有違天倫。”
“還說……說您身為侯爺?shù)氖替?,明知府里的嫡女流落在外,多年來卻不加以提醒,實在是……實在是居心叵測,不堪……不堪為……”
“太太!”
小廝的話還沒說完,就聽劉媽媽一聲驚呼。
高氏兩眼發(fā)黑,身子輕晃了幾下,險些暈厥過去。
居心叵測,這輕描淡寫的幾個字,如此輕松隨意的就給她下了論斷!
她閉眼咬牙:“還有呢?那旨意到底是怎么回事!”
她才不信當今圣上會為了這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親自下旨,這根本就不值得!
“陛下并沒有特意下旨,只是在朝堂上聽了御史們的奏言之后,說且不論三小姐的婚事到底由誰打理,侯爺于大小姐這件事上做的確實不對,命侯爺先將大小姐接回來再說?!?br/>
說白了就是被這件事情吵得煩了,忽然找到了可以解決的辦法就趕忙定下來了。
雖然沒有明說,但此舉顯然是支持了御史們的言論,將成安侯府三小姐出嫁事宜交給了尚未回府的成安侯大小姐打理。
這并不能算是正式的圣旨,但一國君王九五之尊,哪怕只是隨口吩咐的一句,又有誰敢不當真?
倘若在三小姐的婚期之前大小姐沒能及時回京,虎視眈眈的御史們絕對又要鬧騰一番,到時候君王一怒,只怕成安侯更要倒霉。
所以,將遺忘多年的大小姐接回來已經是勢必之行。
而這位大小姐一旦回來,高氏扶正之事就徹底無望了。
嫡女已歸,蘇浙沒有了必須要將她扶正的理由,此時若是還堅持要改妾為妻,不就坐實了之前御史們所言,證明他確實是寵愛妾室而無視嫡女?以蘇浙的性格,是絕不可能為了她而拿自己的官聲冒險的。
原本十拿九穩(wěn)的事情就這樣打了水漂,高氏心頭堵著一口惡氣上不來也下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