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朝,京城帝都之外。
一陣祭臺前,崇禎帝正翹首以攀,在他的身邊除了帶著一些護衛(wèi)以及幾個隨身的太監(jiān)之外就再無其他之人。
應(yīng)張落的要求,不想搞的太過轟動,所以祭臺周圍的人員并不多。
畢竟若是按照崇禎帝原本的想法,是要叫京城眾人觀拜仙人降臨之禮的。對此張落很堅定的拒絕了,若是只是普通出個大風頭的話他自然愿意,可叫百姓觀禮那就太過了。
且不說這樣搞的自己像猴子一樣被人圍觀不說,也不看看群里的實際都是些什么人。
涂山雅雅,狐妖之王。八云紫,妖怪賢者。青行燈,也是妖怪。
再有拜月教主、西琳那樣子的滅世黨??赡苣苎b出道家高人的小尹小甄……是兩個99%。
那哪是什么仙家降臨啊,簡直群魔亂舞啊。
這要讓百姓觀禮,估計崇禎帝的風評的瞬間下降幾十個百分點。
天開始緩緩發(fā)白,離眾人約好的時間越來越近,崇禎帝趕緊整理整理自己的儀裝,就等群里眾人來了。
就在這時,忽然有侍衛(wèi)來報。
“陛下……長公主來了?!?br/> 長平?崇禎帝皺了皺眉,關(guān)于今天的事他并沒有告訴自己的女兒,實是他知道自家女兒的性情,怕她沖撞仙家,是以一直沒有說過。
可畢竟建立祭臺大興造木,哪里能瞞得住的?
在得知崇禎帝大興造木建立祭臺迎接仙人降臨,原本此刻大明就是岌岌可危的狀態(tài),聽到此事的長平哪里能坐的住?
一聽說皇帝跑這里來迎接所謂的仙人,如此荒唐,她連忙帶著人趕了過來。
崇禎帝皺著眉頭擺了擺手“不見,讓長平給朕回去?!?br/> 他拒絕道,想將女兒趕回去,但也沒下什么重口,對于自己女兒的擔心他其實也是知道。
只不過長平不知道眾位仙人的神奇,亦不曾知道大明乃至百姓真正面臨的危難,如今之局,只有仙人才能解救,這是他能把握住的唯一機會!
所以,絕不容打擾。
可是還未等侍衛(wèi)出去趕人,長平公主就闖了進來,她身邊帶著一個太監(jiān)裝扮的年輕人,但崇禎帝眼光何其毒辣,只看那下巴處淡淡的絨毛胡須,他就知道這人不是太監(jiān)……
而且,那年輕人步履穩(wěn)健輕盈,恐怕還是練武之人。
不然他可不信只憑長平的能耐能闖過自己侍衛(wèi)的阻攔。
但看那年輕人一直護著長平,崇禎帝現(xiàn)在也沒多計較,他淡淡的看著闖進來的兩人。
神色不怒自威“長平,多大的人了,還敢在父皇面前這么毛毛躁躁的?”
長平公主正值二八年華,相貌清靈秀麗,好看的面容也是皺著眉頭的看著崇禎皇帝,眼中滿是不理解。
“父皇!你這是在做什么?如今咱們大明已經(jīng)大廈將傾,你為何還要做出如此荒唐的事?”
崇禎帝眼中閃過一絲無奈,這個女兒自幼聰穎是以他頗多寵溺,卻沒想到太過寵溺讓她如此質(zhì)疑起自己。
但畢竟長平公主也是為大明江山著想,他沒有生氣,只是說道。
“唉,長平啊,如今大明江山危在旦夕,父皇又豈能不為之擔心。甚至父皇對大明,大明百姓所知道的危難比你……比你們都要知道的多的多?!?br/> “可現(xiàn)在時局,對我們已經(jīng)成定居。能夠拯救這大明江山的,只有仙人才能做到!你以為父皇真的是荒唐嗎?”
“可……可仙人,從來只是傳說,誰又真的見過?您現(xiàn)在恐怕只不過是被江湖術(shù)士所蒙騙?!遍L平公主一臉哀意的看著崇禎帝,她雖然知道如今朝廷內(nèi)外危難,但沒想到已經(jīng)讓父皇只能無奈到相信江湖術(shù)士了嗎?
“父皇,咱們回去,好好治理朝廷,重整朝政,不要相信那些江湖術(shù)士的話,天下間根本就沒有什么仙人!女兒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?!?br/> 崇禎帝搖了搖頭。
那只是你認為啊,長平。
你又怎會知道,大明已經(jīng)撐不過這一劫了。你更不會知道,這一階過后的大明百姓又會遭受多少劫難。
崇禎帝想著群里,那位被眾仙稱作管理員的上仙為自己所預言之未來。
想著那數(shù)年后神州大地的慘狀。
讓他內(nèi)心更是堅定。
大明絕不能亡在朕的手里!大明,絕不會亡!
最后無奈,崇禎帝擺了擺手“長平,退下吧。此事我意以決。你且回去好好等待,待眾位仙家降臨,一切劫難都會過去的?!?br/> “父皇……”
“退下吧!”崇禎帝的語氣里不容拒絕。
終于,長平公主身旁之人看不下去了。
“昏君!如今朝廷昏庸,外部異族虎視,內(nèi)部百姓食不果腹。你竟還妄想依靠仙人。你果然昏庸不堪!”那年輕人義正言辭道。
這讓崇禎帝將目光看向了他。
他收起對長平公主的仁慈,淡淡的看著這口出狂言的年輕人“你又是何人?你又憑什么罵朕?難道你不怕朕叫人把你砍了嗎?”
“砍了我,那你盡管叫吧。你的昏庸害死了我全家上下,如今我袁承志還會怕你嗎?”
“袁承志……袁?”崇禎帝一愣,他好似想到了什么。
年輕人傲氣的抬頭“家父袁崇煥。”
是袁崇煥的兒子啊。
對于袁崇煥之死,崇禎帝很是有些遺憾,袁崇煥是一位能人,如今大明會落到這個地步,很大程度就是失去了這位能人將領(lǐng)的帶領(lǐng)讓清軍有能力大舉入侵,從而導致大明大部分兵力都被牽制,以至于如今李自成起義,無人可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