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鑒,斗圖界所公認的最后一個畫圣。五百余年之前,出生于古楚國的京都城。
此人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。在其進入斗圖界的前三十年里,一直是默默無聞。
但在其五十一歲那一年,厚積薄發(fā)的他突然如彗星般崛起,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(nèi),以驚人的修為橫掃整個斗圖界,并以過人的智慧和氣度,令斗圖界諸派拜服,成就了其在斗圖界的無上威名和威望。
但僅僅如此的話,黃鑒或許還算不上是畫圣。畢竟能威震斗圖界的超級高手雖然不多,但也不少,僅僅做到這一點,還無法與神話時代那些對斗圖之技做出了開創(chuàng)性貢獻的圣人相提并論。
黃鑒真正的成就,便是他在一統(tǒng)斗圖界之后,利用手中的資源,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理論研究工作。
也就在這個時期,黃鑒通過對古往今來各種斗圖典籍的鉆研,并結(jié)合天地靈氣不斷稀薄的現(xiàn)實環(huán)境,整理創(chuàng)造出了一整套適合現(xiàn)實的,新的斗圖理論,并說出了那句經(jīng)典名言:斗圖之道,貴在到位。
就是這句話,拯救了斗圖界。
黃鑒認為,神話時代的斗圖師之所以能百家爭鳴,是因為當時的天地靈氣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,外部條件得天獨厚。
所以那個年代的主流斗圖畫派,大都汪洋恣肆,靈性十足,只考慮斗圖之技所能達到的威力上限,考慮神通變化的多樣性和迷惑性,甚至考慮氣勢排場,根本不必去考慮消耗的問題。
但如今天地靈氣日漸稀薄,這一套已經(jīng)不合時宜了。
黃鑒大膽的摒棄了從神話時代流傳下來的所有主流畫派,提倡斗圖師使用那些雖然缺乏靈性和變化,但筆法嚴謹細膩,一板一眼,能最大限度利用天地靈氣的斗圖畫派。
黃鑒的理論,讓斗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。此后五百余年,斗圖師們開始進入了追求精雕細琢,追求零失誤的作畫階段。
斗圖之技博大精深,變化萬千。畫像的形,色,神,聲之間,有無窮的組合搭配,組合搭配上的細微變化都可以產(chǎn)生截然不同的技能效果。
甚至天文,地理,斗圖師的心理狀態(tài)等外部因素,也能影響斗圖之技的最終發(fā)揮。
這些變化太復雜太精細了,幾乎是不可能被完全研究透徹。
在神話時代,斗圖師們很少去在意這些復雜精細的技巧。因為當時天地靈氣濃厚,他們更愿意研究的,是如何汲取更多的天地靈氣,而不是依靠畫作上的細微技巧,讓有限的靈氣得到最大限度的發(fā)揮。
這就像是一個靠自個下海做生意就能日進斗金的土豪,肯定沒心思找一份無聊的工作,把時間都虛擲在辦公室里只為了賺那三瓜兩棗的死工資一樣的道理。
而黃鑒的理論,則是將作畫時的精巧變化的功夫發(fā)揮到了極致。一個完美的斗圖師,每一次動筆,每一次著色,都要求能夠百分百的發(fā)揮出所有靈氣的威能,并且必須做到想畫出什么樣的技能效果,就能得到什么樣的技能效果,不能有失誤和折扣。
所謂斗圖之道,貴在到位,無非就是這么一個道理。
黃鑒的理論成就了他的畫圣之位,也讓斗圖界重新煥發(fā)出了生機。雖然他的理論,最大限度的限制了斗圖師們所能選擇的畫派和技巧,令如今的斗圖界有些缺乏靈性和變化。
但事實證明,在天地靈氣日漸稀薄的時代,黃鑒這種看似呆板的“精工細作”式的斗圖理論,才是符合實際的。
而他也用自身的強大實力證明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萬千大道,殊途同歸。只要能將細節(jié)和到位發(fā)揮到極致,照樣能夠擁有不亞于神話時代強大斗圖的斗圖之技。
是他的理論,令斗圖界重新凌駕于世俗界之上,成為世人眼中的神仙中人,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尊嚴和自信。
所以可以想象黃鑒在斗圖界中的地位,也可以想象“斗圖之道,貴在到位”這種思想在斗圖師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。
所以當墨衡真人把圣人之言搬出來的時候,哪怕桀驁如墨玄,一時也不敢反駁,只是搖頭冷笑罷了。
“嗡!”眾人說話的工夫,那柳如云居然已經(jīng)完成了畫作,最后以一記標準的“點睛之筆”技能,激活了他的斗圖。
石亭中的山河派高層們凝神看去,就見柳如云的畫架之上,一個栩栩如生的金色麒麟獸躍然紙上,似乎隨時都會張牙舞爪的從紙上跳下來。
“這是……瑞獸召喚圖!”這一刻,不少山河派的高層都有些驚訝。
召喚系的斗圖,是斗圖中的一個大類?;旧?,只要是斗圖師,多少都會掌握幾個召喚系的斗圖技能,畢竟斗圖師大都不擅長近戰(zhàn),而召喚斗圖所召喚的斗圖獸,是彌補這一短板的方法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