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陽之后,天氣一天天行冷下來,藍怡家菜園里的蔬菜都已經(jīng)開始發(fā)黃變枯,漸漸沒有了能吃的新鮮蔬菜,水果更是除了存下的干果,便再無其他。藍怡生在現(xiàn)在,由于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養(yǎng)殖技術(shù)和運輸發(fā)達,蔬菜都是四季供應的,但是在這大周朝,就連香蕉、蘋果、土豆、番茄、辣椒、紅薯等這些平常的水果蔬菜都沒有。春夏秋三季有時令蔬菜瓜果,只冬日著實難熬了些。現(xiàn)在還沒有入冬,藍怡就感受到了這股子寒意和蕭條。
藍怡每日做菜開始以家里的存貨為主,蘿卜、白菜、南瓜、晾曬存放的野菜、蘑菇、木耳成了餐桌上的主要菜色。
好在,進入九月中旬后,藍怡家養(yǎng)的十只母雞終于開始生蛋。雖說雞蛋的個子小小的,每日也只能撿到兩三個,但一家人還是十分開心。寶寶和宇兒每天都花不少時間蹲在雞窩前,等著母雞生蛋后撿起來放到廚房的小竹簍里,盤算著讓娘親給他們做什么樣的好吃的。
除了這十只買來的母雞,他們在樹林里挖的陷阱共得了十只山雞和五只野兔,這已經(jīng)是完全超過了別人家的陷阱,藍怡只得感嘆自己運氣太好。藍怡留下六只山雞,剪去翅膀上的羽翎后與自家的柴雞養(yǎng)在一處。剩下的山雞、野兔以及自家養(yǎng)大的四只公雞,或是自家吃掉,或是送給二叔家、王林山的姥娘家,雞鴨這等禮物還是比較受村里人歡迎的。
六只山雞三公三母,本來按著藍怡的意思雄山雞留下一只,可是宇兒和寶寶看著這雄山雞顏色艷麗實在漂亮,所以強烈要求留下的,六只山雞在家里養(yǎng)了半月后也漸漸安生下來,三只雌山雞也開始生蛋。山雞蛋與家里的母雞不同,雌山雞的蛋是淺褐色或灰藍色的,看起來十分不同,雖說口感和家養(yǎng)的母雞蛋差不多,蛋每次煮了山雞蛋兩個孩子都搶著要吃,偶爾還會拿著雞蛋到小朋友面前去炫耀一番,讓藍怡覺得十分可愛。
宇兒因為經(jīng)常邀請小朋友到家中吃飯,而且?guī)С允吵鋈ヅc大家分著吃,所以愿意同他一起玩的小孩子很多,宇兒人緣也越來越好。這讓藍怡想起自己小時候一塊玩的小朋友中有一個是家里開超市的,所以包包里總是有很多零食,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玩,甚至幫他背書包,只為分點好吃的,童年的歲月,永遠是這么的直接、單純、可愛啊。
九月下旬地時候,一只母鵝鬼鬼祟祟地從柴房出來,被藍怡發(fā)現(xiàn)。藍怡覺得這只鬼祟的母鵝是偷摸生蛋去了,只是她進去卻并未發(fā)現(xiàn)鵝蛋,不禁感到有些奇怪。又過了兩日,母子三人偷偷摸摸地跟蹤這只鬼祟的白鵝,扒著窗子找到它的位置,后來竟發(fā)現(xiàn)這白鵝下蛋后竟用嘴扒拉稻草把蛋埋起來,然后小心謹慎地左右悄悄才若無其事地走出柴房。
趁白鵝出去玩水時跑進柴房扒開草堆,居然撿到五只鵝蛋,母子三人抱著大大的鵝蛋傻笑,有種撿到寶的感覺。
自此之后三只母鵝隔天都會生蛋,加上十三只生蛋的母雞,藍怡再也不用去集市上買雞蛋,甚至還有剩下的可以給二嬸家或者用來做蛋糕。
天冷之后,藍怡在家呆著的日子便多了起來,除去看書和給孩子們做做衣服,她發(fā)現(xiàn)日子變得有些無聊,便開始琢磨著改善口食的事情,首先想到的便是現(xiàn)代的溫室大棚技術(shù)。
建造溫室,并沒有什么難的技術(shù),關(guān)鍵是覆蓋在溫室上的塑料布或玻璃,現(xiàn)在是無法尋找到的。
大周雖說跟藍怡熟悉的歷史發(fā)生了些偏差,但是各方面的差距并不大,這里沒有塑料布和玻璃,糊在窗格子上的是白紙或白紗,富貴人家奢侈些,會將透明的云母石磨薄之后裝飾窗戶或屏風,這在唐宋詩詞里屢見不鮮。藍怡家里的窗子上剛剛換了白色油紙,透光度不錯,還能防潮防風,只是不夠結(jié)實,不小心便會被戳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