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代的家庭中,無論農(nóng)家還是城里,一直就有養(yǎng)雞的習(xí)慣,但大多只是一兩只,一般都是特地養(yǎng)公雞來打鳴的。鄉(xiāng)下有田地的,家里糧多的,可能會多養(yǎng)個三四只,但再多也不會超過十來只了,畢竟糧食太金貴,一般都是用糠麩糊弄一下,然后就趕到外面讓它們自己找吃的。
再說了,就是糠麩,在平頭百姓眼里,那也是可以救命的東西。在沒糧食的時候,有這一口糠麩也能把命給救了。所以管家在聽到要養(yǎng)這么多雞的時候才會激動,別說百姓家里都是把糠麩當(dāng)糧食,馮家是有點地,有余糧,犯不著吃糠麩,也不夠養(yǎng)這么多雞啊,最后還不得用糧食?這得費多少糧食?這不是胡鬧嗎?
“趙叔放心,放心,我這雞,不用喂糧食?!瘪T永看著趙管家似乎有心臟病發(fā)作的征兆,趕緊給趙管家做心臟舒緩的補救。
“這不用糧食,還能用……”管家聲音尖尖叫起來,不知道想到了什么,突然瞪大了眼睛,有些不可思異地看著馮永,又看看四周,鬼鬼祟祟地湊過來,壓低聲音問,“主君莫不成有祝雞翁之術(shù)?”
漢代巫蠱之術(shù)盛行,術(shù)士神仙傳說更是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趙管家才來馮家?guī)讉€月,最多也只知道馮永一家是外來的,至于馮家來蜀之前是做什么的,卻是一無所知。
什么祝雞翁?馮永莫名地看了一眼管家,祝英臺我知道,但祝雞翁是什么鬼?
“原來主君真有如此神術(shù),看來是老仆誤會了,主君誤怪?!惫芗也恢滥X補了什么,一臉興奮地說道,“老仆這就去安排!”說著大步向前走兩步,這才突然想起自己把馮永撇到身后了,轉(zhuǎn)過身來向馮永賠罪,“老仆一時興奮,故失態(tài)爾,主君誤怪?!?br/> 雖然不知道這管家一副興奮過頭的模樣是什么原因,但能得到管家支持,這事就成了一半。馮永擺擺手,說:“趙叔這也是為馮家著想,吾怎會責(zé)怪?”
“只是主君,養(yǎng)這恁多的雞,總得要人手看著吧?家里要再添下人么?”等興奮頭過去,管家提出了第一個疑問。
“先不添了吧??措u又不是什么重活,租種咱家田地的佃戶里,不是有幾個未成丁的嗎?叫他們過來幫忙就行,小子小娘子的都無所謂,到時給他們家些糧食也就是了。”
“可是,這就要到夏種了,收完麥子,就要種稻谷,農(nóng)家里那些半大的娃子,也算是能使喚的半個勞力了,這要是耽擱了耕種如何是好?”管家一臉的為難,“要不等夏種過去了再說?”
“本就沒說是現(xiàn)在馬上養(yǎng),自然是等夏種過去。說到耕種,對了趙叔,汝可知附近有無鐵匠?”
“鐵匠?主君指的是會干鐵匠活的吧?這工匠都是給官府干活的,大多在官府里有匠籍呢。就是沒在匠籍的,有鐵匠手藝的也只能在城里看到。平常這農(nóng)家里,閑的時候也會做點手藝,這無論是鐵匠的活還是木匠的活,多數(shù)都是會干的。莊上丁二家里祖上曾干過工匠,這周圍就數(shù)他家手藝最好。”
瞅瞅,這才叫稱職管家,才到馮家多久,連周圍莊戶的底細(xì)都被他摸清楚了。
“那行,等吃過飯,趙叔叫他來見我一面,我有些東西,要讓他幫忙做?!?br/> “哎喲,主君可千萬別說那樣的話,叫外人聽了去是要笑話的。什么幫忙不幫忙的,他能進到府里來是他的福氣,到時候東西做成了,主君真要心善,給他一兩個錢就是了,或者老仆抓幾把糜子給他,他就千恩萬謝了?!?br/> 所以說古代真心沒人權(quán),聽著管家這理所當(dāng)然的話,馮永心里有些別扭。
兩人說話間,不知不覺進了馮府。
馮永先凈了手,然后在后院的涼亭里坐下,仆婦已經(jīng)把飯菜擺好了,還冒著熱氣。一碗蒸米飯,一罐雞湯,一份醬菜,最后就是一小碟煎菘菜。
注意,這個煎是指把陶罐架在火上烤,然后再把菘菜攤到上面煎,把水份烤干,就直接端到飯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