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將軍,晏奉大王令,任將軍幕府之長史。今朝友人來訪,一時興起,煮酒論道,故而耽擱公事,晏之罪也?!眮砣俗哌M后,向著夏侯稱施了一禮。
夏侯稱這才明白來人身份,正是魏王給自己安排(走后門)的幕僚,魏王假子何晏。
何晏字平叔。南陽郡宛縣(今河南南陽)人。三國時期曹魏大臣、玄學家,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(一稱何進弟何苗之孫。
何晏的父親早逝,當時任司空的曹操納其母尹氏為妾,他因而被收養(yǎng),為曹操所寵愛。少年時以才秀知名,喜好老莊之學,娶曹操之女金鄉(xiāng)公主。
何晏有顏值,貌美如女子,面白如撲粉,傅粉何郎一詞就是來源于此。從這里開始往后的魏晉南北朝審美轉(zhuǎn)變成女子長相的小鮮肉風格。
夏侯稱前世看電視劇的時候,因為懷疑何晏的性別,專門問過度娘。
知道何晏這個人十分有才華,撰寫的《論語集解》在南北朝時非常受歡迎,后世很多人為其做義、疏。善詞賦,有多篇五言詩傳世。
何晏與夏侯玄、王弼等倡導玄學,競事清談,遂開一時風氣,為魏晉玄學的創(chuàng)始者之一。
對于曹老板給自己安排(走后門)的幕僚,夏侯稱是非常滿意的。
雖然何晏的毛病很多。喜浮華,何晏少時養(yǎng)在曹操府中時無所顧忌,所穿的服飾與世子相類似,引得曹丕非常厭惡,每次都不叫他的姓名或字,只稱呼稱它為“假子”。另一個養(yǎng)子(也是母親被納)的秦朗就十分謹慎,小心做人。
何晏喜歡別人夸贊,迎合他的人升官進職,違抗的人罷黜斥退。何晏貪財割洛陽和野王典農(nóng)的數(shù)百頃桑田和湯沐地作為自己產(chǎn)業(yè),竊取官物。
而且何晏急于富貴,趨炎附勢,基本上是誰得勢就往誰那鉆。高平陵之后更是親自查辦曹爽黨羽以求自保。
夏侯稱回想一下前世關(guān)于何宴的記載,心里有了計較。何宴有大才,但是人品不行,浮躁、貪財好色、任用小人,而且喜歡服食五石散。
所謂“五石散”,是一種中藥散劑。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鐘乳、紫石英、白石英、石硫磺、赤石脂,此外還有一些輔料。這種散劑據(jù)說是張仲景發(fā)明的,張仲景發(fā)明這個藥方,是給傷寒病人吃的,因為這個散劑性子燥熱。
這種藥吃到肚子里以后,要仔細調(diào)理,非常麻煩。首先,服散后一定不能靜臥,而要走路。所以魏晉名士最喜歡散步,稱之為“行散”,其實這并不是他們格外喜愛鍛煉身體,而是因為偷懶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緣故。除了走路,飲食著裝上也要格外注意。服散之后全身發(fā)燒,之后變冷,癥狀頗象輕度的瘧疾。但他們發(fā)冷時倘若吃熱東西穿厚衣物,那就非死不可了。一定要穿薄衣,吃冷東西,以涼水澆注身體。所以五石散又名“寒食散”。按照書上的說法,就是““寒衣、寒飲、寒食、寒臥,極寒益善”。凍出肺炎來,那是你散發(fā)的好。